|
【女科技人的一天】系列紀錄片 (資料共 6 筆)
發行出品:淡江大學 文字與圖片來源 : 台灣女科技社群諮詢互助網
林醫師的專業領域為輸血醫學、血液病理、臨床病理。林醫師目前在馬偕醫院工作,也持續進行著研究作,吸收新的知識,並發現新的事情。林醫師從一開始什麼都沒有的血庫,進行研究,將血液分類,並且發展親子鑑定,最後發展到可以用血液來作一些族群的研究。林醫師也參加了”國家血液方案”,幫助台灣血庫的血液來源從有償的供血到無償的捐血,還發展了”Tube Method試管”試驗法來提升檢驗的品質,減少了輸血反應,救了很多人的命,所以被人稱為”台灣血液醫學之母”。 科學,讓我走回部落!一分子生物科學家華國媛Amuy Roishazen 華國媛教授開始的專業領域”分子生物學”,進入業界工作之後又再一次的到台大EMBA進修。華教授為了教育下一代的學生成長,回到了學界,就一直於台北科技大學教書,並且因為待過業界的關係,了解業界的需要,在指導其研究生時,常會建議學生將學術方面的研究改進,並申請專例,使其專利可以實際用於業界。在一個會議上慈濟大學高靜懿教授發現林教授是排灣族/泰雅族的原住民,所以邀請她一起參與原住民的研究,華教授將科學教育結合排灣族文化,讓部落的小孩可以從自己的文化中重新學習科學。 魏貞利董事長是有專業管理理念,又有女性細微思考的機械工程師,憑自己的努力成為中鼎集團五十年來第一個當到最高主管的女性,上司們都很相信她,員工也能藉由討論得到啟發並願意改變,此讓她可以很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張芳淑董事長專業盡職又不失活潑,樂觀進取,對環保及水資源淨化的堅持,具許多專業證照。在鮮少女性的職場-汙水廠現場規劃指導及實際操作,表現傑出獲得長官、同事的青睞。 鍾慧諭副總為運輸規劃師,認真嚴謹具使命感,自我要求高,運輸規劃師對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有社會價值。被人質疑能力時,須勇於面對,也就這樣讓自己成長的更快;當對團隊提出要求,自己也會達到這個目標。 多才多藝的方芸醫師除了診療外,還擅長音樂、舞蹈及繪畫。並將工作專業與興趣結合,將牙醫診所變成一個休閒、溫馨的診療室。方芸醫師對人生充滿熱誠與堅持,在充滿男性的醫學院中,體育和德育表現不容小覷。小港醫院泌尿科張美玉醫師在昔日刻板印象認為女生不需讀太多書的鄉下長大,但從小很愛讀書,家人很支持,使得張美玉醫師成為台灣第二位女性泌尿科醫師,而她笑容滿面、有耐性,以同理心得到病人信任。
本網頁資料轉貼自:國科會性別與科技規劃推動計畫-【女科技人的一天】系列紀錄片、 資料來源網址:http://www2.tku.edu.tw/~gmist/index.php?node=STNOcK7B2F9Q9KP |